http://www.nownews.com/2010/09/04/91-2642238.htm
(2010/09/04 15:07)
朱學恆/口述 紀淑芳/整理
社會經濟結構發展到一定程度,許多人大嘆翻身無望,六年級生的
「宅神」朱學恆甚至語出驚人說:「我們恐怕只有訴諸革命才有辦法
改變……。」現況當真這麼糟糕?年輕人如何搏翻身?
當年因為翻譯《魔戒》,「六年四班」的朱學恆在他二十七、八歲
時,賺進了三千七百萬元的版稅。他把版稅拿出來,成立了奇幻文化
藝術基金會,推廣他熱愛的奇幻文學,並投身麻省理工學院開放課程
的中譯計畫,推動知識推廣及分享。多年來,他自己貼錢租用大型投
影設備巡迴高中、大學演講,又因為他經常在網路發表文章替宅男發
聲,而被網友封為「宅神」。這位從小沉迷電動、大學念了五年的年
輕人,選擇「離經叛道」,卻連續榮獲總統文化獎青年創意獎、中央
大學傑出校友,還曾經登上《紐約時報》,成為三十歲世代的「成功
代表」、「意見領袖」。儘管今年六月之前,這位「公益宅男」還差
一點付不出房租,他仍堅信「我很難死的」。
朱學恆怎麼看現代人的貧窮感焦慮症?不同世代的機會與挑戰,又
是什麼?以下是他的口述紀要:現在的社會就像一個大的流沙陷阱,
你照著它給你的規則玩,它就把你愈拖愈深,然後你就輸定了。
傳統的觀念告訴你要趕快買房子定下來,當你買了之後,你就變成
屋奴,不僅財產貧窮,連心靈上的自由都失去了,你不敢跟老闆互罵
,因為怕被開除,你不敢出來創業,因為不知道可以撐多久,即使你
先前薪水很高,隨便來一個無薪假,你就覺得世界末日了。買了一間
房子之後,等於是把所有自由都交出去了,連反抗的能力都沒有。
四年級生演《浴血任務》:郭台銘不讓下一個郭台銘出現!
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如果真的想通的話,就是租房子啊,在大家心
靈跟財產都陷入貧窮的狀態下,「自由」是你最後可以選擇的堡壘。
我先前寫了一篇文章叫〈民國一百年:黑暗時代〉,準備要採訪一
系列年輕人,探討即將邁入四十歲的六年級生,到底是不是接班了?
但你仔細想想,如果要找六年級生裡的代表人物,除了演藝圈跟企業
家第二代之外,還有誰?
如果今天像我這樣一個離經叛道的人,變成意見領袖,表示這個社
會背叛了當初遵照傳統價值的那一群人,那些比我更努力、讀名校、
投身他們覺得有前途企業的那些人,統統都消失了。換句話說,當年
他們進入社會時被承諾的未來及可能性,並沒有發生。早我四屆的學
長進科學園區的時候,覺得一定會賺大錢,肝都燒壞了也OK;現在
的狀況是,你進竹科想賺大錢,得要確保一整年都能爆肝,尾牙抽獎
時,人一定要在現場,否則可能什麼都沒有了。六年級生處於不上不
下的階段,要往上爬,得上面的人同意,要帶下面的人,得下面的人
肯配合,結果什麼都做不到,卡在中間,導致的結果是,六年級生的
機會就是比較少。
你說要靠跨界聯姻來改變社會地位嗎?不可能啊,你看過去五到十
年內,有沒有十分之一的貴族是跟非貴族結婚?你說現在的六年級生
有沒有可能出現下一個郭台銘呢?答案是已經不會,也不可能了,因
為假設你是一家新創公司,做的產業跟郭董有點連結,他的四百個法
務大軍,會控告你這邊侵權、那邊侵權,再不然就把你財產假扣押,
讓你沒法出貨,是郭台銘不讓下一個郭台銘出現。台灣現在的狀況跟
電影《浴血任務》一樣,我們看到一堆老肌肉重新出來演動作電影,
就像某雜誌封面標題寫著「張忠謀的第三春」,他如果有第三春,那
年輕人就不會有第一春了嘛。幾乎所有台灣上得了檯面的大企業,除
了施振榮、許文龍之外,全部接班失敗,這多驚人!你說年輕人能不
能改變貧窮或不能接班的命運?是可以啊,但是這些老頭都回來演《
浴血任務》,不讓你出頭啊!(本文節錄自第354期財訊雙週刊)
=====================================
大叔看完這篇文章相當有感觸
當我們小的時候 無時無刻不被灌輸著 用功唸書就可以找份好工作、就有美好的未來
但是從來沒有人跟我們說過這是不被保證的
大叔雖然不是什麼台清交畢業的大學生
但是我想 要進入中字輩國立大學的商學院 還是需要念一下書吧
可是我有看過朋友因為學貸 所以沒辦法念研所
儘管他還是前10名的優良學生
現在在當作業員
作業員沒什麼不好 是份正當的好工作
但是因為所謂社會資源問題 讓他的升學被侷限了
不可諱言的 現在的台灣社會 一個商科學士的學位真的太渺小了
那麼像這麼一類的人就很難再有翻身的機會
因為沒有碩士甚至是博士學位
雖然說學歷只是門檻 工作後還是要看能力
但是如果連門票都沒有的人 該怎麼進場呢?
這跟我們從小所認知的世界完全不一樣
我們所認知的
是人只要肯上進努力 最後都會成功
那些好吃懶做的人 就算是有錢人家的小孩
最後也必然會一敗塗地
但現實是什麼?
現實是普通家庭的小孩 再優秀也不會有過半數的人能成功
因為有限的資源限制了他們優秀的能力
現實是富裕家庭的小孩 再怎麼不受教 過半數的人依舊下半輩子爽爽過
因為有錢的老爸老媽會把他們送出去國外鍍金
管你是社區大學或是某毫無評鑑度的醫學院
富二代、富三代、富n代 沒有意外的就是會一直這麼繼續下去
所以我覺得朱學恆所說的革命改變社會結構有道理 儘管偏激
但確實這是唯一解
因為這就是規則 規則就是給懂規則或是超越規則的人存在
身無分文 卻想變得富有 除非中樂透 不然就是只能用各種方法變名人
管你是名部落客、作家、演員、歌手、諧星
甚至從事非法行業並努力存錢 以打破資源(錢)的限制
所以不要責難那些所謂浪費高學歷進演藝圈的帥哥美女
甚至不要非議那些用跟巨星發生性關係來上節目的小藝人
因為這才是在起始資源不利下能超越原本就是顯貴階層的最實際方法
認真唸書努力工作以促進社會階層流動的想法
那只是我們所希望的烏托邦
努力認真唸書找穩定的好工作 這風險最小
但相對來說 它的報酬有時候低到你對你的努力感到不值錢
一個優秀的國立大學畢業生 一個月收入不到30K
之前的學費、機會成本、生活必需開支、甚至就學貸款等等
請問這樣的一個人還有什麼未來?
最多是一輩子下來勉強溫飽
然後看著小孩複製著自己的命運
我覺得現在很多四五年級生 很喜歡攻擊現在的社會
認為七年級生、甚至六年級生 不思進取、沒抗壓性
但是他們是否想過 現在比起以前的資源不平均程度
一堆老屁股不僅不肯走、還設立一堆障礙不讓你有機會成長
再用他們的標準 認為年輕人就算薪水再低也要爆肝工作
並且說這才是上進年輕人該有的行為
還記得暑假高中同學會 高中導師對我說替非營利組織做免錢的project很好
因為錢不重要 經驗比較重要
可是如果一直抱著這種觀念
那麼我們不啻是放棄了自己該有的權利 並且讓資方視為理所當然
任何他們給予的我們薪水全是高貴的施捨
因為年輕人本來就要"上進" 不該在乎充滿銅臭味的報酬
然後大家都知道的"上進才會成功"
但他們沒有說 成功事實上不太不會降臨在這類上進年輕人身上
因為甜美的果實是留給自己吃 吃剩了自己的小孩繼續吃
所以我真的誠懇地覺得 革命真的是個改變現有社會結構不錯的辦法
諷刺的是 我自己就是所謂典型中產階級的小孩
然後15年後開始當老屁股成為這個結構的共犯
No Surprises...